|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118

郑州拜纳佛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聚赖氨酸|天然生物型防腐保鲜剂|生物抑菌液

动态分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蔡经理
  • 电话:
  • 邮件:
  • 手机: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公司动态 » 分析:我国食品工业推广ε-聚赖氨酸盐酸盐刻不容缓
公司动态
分析:我国食品工业推广ε-聚赖氨酸盐酸盐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4-10-20        浏览次数:904        返回列表
  ε-聚赖氨酸盐酸盐作为一种营养型抑菌剂,由于具有不可替代性、市场前景广阔及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等优势,所以在我国食品加工行业推广ε-聚赖氨酸盐酸盐刻不容缓。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具有抑菌的多肽,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学者腾井正弘和平木纯将这种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防腐。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在人体内分解为赖氨酸,而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允许在食品中强化的氨基酸。因此,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营养型抑菌剂,安全性高于化学防腐剂,其急性口服毒性为5g/kg,目前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已被批准作为防腐剂在食品中应用。国内天津科技大学和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毒理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ε-聚赖氨酸盐酸盐本身,还是其生产菌株均安全可靠,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浙江新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ε-聚赖氨酸盐酸盐经理化实验分析表明其化学结构及理化特性也与美日等国批准使用ε-聚赖氨酸产品一致,可作为食品防腐剂安全使用。

  填补生物防腐剂领域空白

  抑菌效果不可替代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其必要性

  已有数据表明,我国食物中毒事件中40%以上是由于微生物污染引起的,而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科学使用食品防腐剂。我国食品防腐剂的使用总量中,化学防腐剂占份额,生物防腐剂的使用量不足千分之五。与国外特别是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较,生物防腐剂的使用量过低是我们所面临的现状。另外,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认识和要求的逐步提高,更加青睐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生物防腐剂。

  从已批准的生物防腐剂的抑菌谱看其必要性

  目前国内获得批准使用的生物防腐剂主要是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前者仅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后者仅抑制真菌。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不仅可以抑制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产气杆菌、恶臭假单孢菌、铜绿假单孢菌、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空肠弯曲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食物中毒与腐败的细菌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不仅对其他天然防腐剂(如Nisin)不易抑制的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抑菌效果非常好,而且其对一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当ε-PL浓度为500 μg/ml时,某些噬菌体也会明显失活,其存活率只有0~27%,并且发现当二价铁离子存在时,可以显著加强抗噬菌体活性。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抑菌谱广是其重要优点,可以填补目前我国没有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防腐剂的空缺。另外,虽然纳他霉素是一种安全的生物防腐剂,但是作为一种多烯烃大环内酯类抗真菌剂,在其使用过程中其溶解性低的理化特性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

  从使用效果看其必要性

  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由赖氨酸组成的同聚物,其结构特性使它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其水溶液80℃处理60min、100℃处理30min、120℃处理20min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浓度不变,即说明其在高温情况下不分解,不失活。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够承受一般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热处理,可以随原料一同进行灭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ε-聚赖氨酸盐酸盐适pH值为5-8,pH范围适合于大多数食品加工。ε-聚赖氨酸盐酸盐具有广谱抑菌性,对于霉菌酵母等真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部分病毒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ε-聚赖氨酸盐酸盐水溶性高,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方便;化学性质稳定,在其使用过程中不会对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指标造成影响。

  此外,ε-聚赖氨酸盐酸盐与其他化学和生物防腐剂共同使用,可显著提高抑菌效果,减少防腐剂使用量,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因此,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尽快批准ε-聚赖氨酸盐酸盐作为防腐剂在我国食品加工中应用,以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高安全性

  ε-聚赖氨酸盐酸盐能在人体内分解为赖氨酸,而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允许在食品中添加的强化氨基酸。因此ε-聚赖氨酸盐酸盐是一种营养型抑菌剂,安全性高于其他化学防腐剂,其急性口服毒性为LD50为5g/kg。根据智索公司(日本国ε-聚赖氨酸的生产商)提供的材料,ε-聚赖氨酸是由30个L-赖氨酸通过羧基和ε-氨基形成酰胺键相连的。30个均聚物相对分子量4700,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ε-聚赖氨酸在小鼠中实验表明,94%的ε-聚赖氨酸被排泄掉,不会在组织和器官中沉积,少量的ε-聚赖氨酸被降解成赖氨酸或4-6个的聚合物,赖氨酸是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可被人体利用合成人体组织的蛋白质或进入下一步代谢。智索公司还进行了亚慢性和慢性毒理和致癌实验研究,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组织病理的变化。为此2003年7月10日,日本智索公司(Chisso Corporation)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交申请材料,请求FDA认定该公司的产品ε-聚赖氨酸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Generally regarded as safe),2004年1月16日FDA对申请作出答复,批准 ε-聚赖氨酸为GRAS产品,将其编号为安全食品GRAS(公告No.GRN000135),ε-聚赖氨酸的化学品摘要服务注册码CAS为28211-04-03。根据美国相关法律[proposed 21 CFR 170.36(f)]要求FDA的公开信与智索公司提供的申请信息一起,接受公众的质询,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在FDA安全办公室主页上查找和拷贝。

  显然,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抑菌作用,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都不能替代。

  推广应用ε-聚赖氨酸盐酸盐

  改变我国食品防腐剂结构

  由于价格及应用技术等原因,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业主要使用化学防腐剂。众所周知,化学防腐剂的安全性不如生物防腐剂。因此,在大力倡导食品安全的今日中国,应不断引导食品企业使用生物防腐剂。但是,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生物防腐剂只有乳酸链球菌素和纳他霉素。如果将ε-聚赖氨酸盐酸盐列入GB2760,不仅为食品加工企业的抑菌灭菌提供更强有力的防腐剂,而且将改变我国食品防腐剂的结构,为推进我国的食品安全作出巨大的贡献。

  美日发达国家已抢先占领市场

  批准本国产品上市刻不容缓

  1989年日本Chisso公司首先用生物技术方法工业生产ε-聚赖氨酸,从1989年起ε-聚赖氨酸允许在日本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劳动和福利部现有食品添加剂名单),以后韩国也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在日本,ε-聚赖氨酸在多种食品如米饭和面条的防腐方面,具有长期安全使用的历史。例如,将ε-聚赖氨酸以1000-5000ppm的浓度喷雾或浸泡鱼片或寿司,在许多传统日本食品中ε-聚赖氨酸用量达500ppm的浓度。另外,日常消费的食品如米饭、面条原汤、其他汤料、面条和炒菜通常含ε-PL10-500ppm。ε-聚赖氨酸还用于Sukiyaki(日本牛排)、土豆沙拉、蒸蛋糕、卡士达酱的防腐。2004年,ε-聚赖氨酸被美国FDA批准用于米饭和寿司的防腐,推荐用量为5—50ppm。

  ε-聚赖氨酸是一个利国利民利食品安全的产品,因此,我国食品工业推广应用ε-聚赖氨酸刻不容缓。

http://www.cnfood.cn/n/2013/1203/6787.html